2019/7/30

【書籍紀錄】精微圈

內容節錄與小幅調整,出自圖片之書籍

【建設型靈魂:】
主要是我們父母那一代,多數成員都已邁入中年到老年,並在這個需要穩定與常規的時代中日漸成熟

若是你獻身傳統、認真工作,對體制大力支持服從,都顯示你是個建設型靈魂

你會熱情擁抱體制,你能看見它們為成員帶來的團結與力量,體制可以為你帶來安全感

這種人容易被分配大量的工作,他們往往會變成工蜂

這些人的責任感甚至強烈到生活無趣,他們害怕若是沒有一直工作,就會受到懲罰

面對這種類型的靈魂,要強調他們自身的獨特性、特殊性及個別性,允許愛、情感、個人關懷及慈善進入能量場內。

【橋樑型靈魂:】
大約在1946~1964年間出生的人

這類靈魂有能力把個人、文化、想法或做法結合起來,這類人擅長連接新與舊、傳統與創新

他們出生在一個仰賴機構、企業、大型宗教和家庭定義的僵化世界

他們努力將自由、創造力、表達能力等價值觀融入生活之中

通常是由內往外運作,他們會透過治療來改變自己,或增加創意來改變組織

不過他們不喜歡看見任何人受傷、害怕或覺得會遭人遺棄,所以總是太過關懷別人,耗盡自己能量

他們天生具有共同依存性,容易被環境所影響,而感到不舒服

【靛藍靈魂:】
這些獨特而卓越的個體,尋求的是新世界秩序,一個以人道主義,而非體制來運作的世界

他們專注於自身特有的人格發展,他們的內在力量以愛為基礎

在解決與全球意識不同的衝突時,他們往往轉而從事神秘主義事業,使得橋樑型或建設型靈魂的父母頭痛不已

如今多數的靛藍靈魂年紀約在15~35歲之間,可能更小或更年長

他們經常承擔起世界的問題,付出貢獻、資源和心的能量作為交換,因為他們想要拯救地球

【水晶靈魂:】
這些靈通、敏感的個體,在小孩身上完全反映出這個名稱的意義

他們個性鮮明出色,就像有眾多切面的鑽石一樣,能夠複雜到令人難以理解

往往由年紀很小的孩子到約25歲左右的青年組成,他們通常被稱為「新時代」

因為靈性事物對他們的吸引超過任何實體事物

某種程度上,「新時代」這些靈魂是新的
轉世次數並不多

他們缺乏對生命苦難的強硬面經驗,自己也沒有強硬的一面

不同類型的水晶小孩,可能會缺乏大部分或全部的生理、情緒或具有過敏症狀
他們因為缺少生活的經驗,所以缺乏抵抗艱難的能量場

導致社會將他們歸類為生病或過敏體質或亞斯伯格症候群或自閉症或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靈性靈魂:】
我認為這些靈魂是天使降世到人間,他們擁有比水晶小孩更多足以應付地球挑戰的裝備,且已經充滿靈性目標

而且通常相當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標為何
他們已經在地球活過幾世,他們可能曾經是守護天使

透過觀察人性得到許多了解,因為自己喜歡或達成協議而降世,也願意接受靈界和人類世界的協助來解決問題

如泰瑞莎修女和許多全心為世界奉獻的不知名人士,也都是靈性靈魂

【建設型小孩:他們相當嚴肅、知識豐富且喜愛現有體制】
一個有大夢想的小孩,拒絕與同齡孩子來往,認為他們太幼稚

【橋樑型小孩:他們很容易擔憂】
他們會緊張的觀察周遭變化,仔細反省,想知道哪裡做錯了,然後確保對的事情能持續下去

擔任橋樑角色壓力很大,還可能隨時容易發生災難,他們總是這麼的認為

【靛藍小孩:他們不斷想要讓世界變得更好】
他們的言談中充滿了倫理、良善、永續經發展和愛之類的用語

他們從來不覺得自己成功了,要修正那麼多人類的問題,根本不可能

對於環境,總是有過度的責任感

尋求宗教的方法,他們卻容易感到煩躁

【水晶小孩:像個美麗的水晶碗,充滿過多的甜美與慈悲,極易與外界產生過度共鳴】
他們容易遭受黑暗能量攻擊,可能有不愉快的童年,也容易染上藥癮

因為自身能量場缺乏,容易靠藥物的震動頻率尋求解脫

常有過敏反應、對環境敏感或免疫系統方面的問題

極易受到傷害,這種孩子往往會受到氣壓變化、星球運轉、太陽黑子的影響

有時地理磁場轉變和電磁污染也會影響他們,遠離人類電器是個安全的做法

他們的靈性能量場,絕大多數是內外顛倒的

這樣的能量場,讓他們不得不接受過多他人的情緒

你可以想像,如果你有部分的皮膚內外顛倒,那是什麼樣的感覺?

會不會使你變得過度敏感?
敏感到光線、聲音、情緒或任何小刺激都能使你畏懼退縮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他們任由外在世界的心智能量氾濫進來,抑制了個人心智的力量

你可曾注意到,資訊一進來,過動兒立即發作,他們的想法或行為難以駕馭,沒有注意到自己對他人帶來的衝擊

因為他們的能量場被大量湧入的心智能量給壓扁了,從神經學的角度看來,訊息的湧入導致大腦活動過度

過動兒實際上,是連自己都跟不上自己的

【靈性小孩:他們比其他靈魂人格更有能力面對人生】
因為他們帶著更完整的能量場降世

他們夠聰明,只要你提出問題,他們都能告訴你自己需要什麼

對他們來講,最困難的是釋出他人的情緒,因為這些孩子來到世間就是要給予幫助,接收他人的情緒不就是一種幫助嗎?

因此他們必須學習了解他人與自我的情緒,別人需要面對他們自己的問題



臉書原文出處在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