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8

【生活常識】薑黃、薑、麻油使用差異

【常見薑黃、薑、麻油使用差異】

陰虛體質,不能吃麻油,要先熱補回來

靠『淡薑湯』

少量薑,煮兩小時後放涼即可
用電子煎藥鍋取代瓦斯爐
很隨意的量,感覺有辣度即可
一路慢慢增加薑量

要高級一點,取代薑湯,要用生脈飲
『洋蔘+麥門冬+五味子』

與薑湯走的路線(經絡)不太一樣,但是主打效果有志一同

薑第一步是暖胃,提高內臟溫度,進而帶動氣血循環

洋參是直接通血路,只是作用比普通的人參慢
五味子跟麥門冬是偏溫涼的藥材,可以壓低洋參效用
實際的比例就只能靠師父了,因為不可能大家都一致的脈象

『薑黃』很兩極,溫熱體質的人,能夠抗過敏,壓體內萌發的寒涼

但是對於陰虛的人,卻會引發強烈的過敏反應………

體弱的人、老人家只要是外熱陰虛體質,服用薑黃持續一周開始,全身只要有小傷口,氣脈弱的地方,就會發炎

普通人用薑黃很好
用錯會很不舒服
就像吃麻油一樣

麻油是最好的測試品,不確定自己能不能服用薑黃,就先吃麻油麵線等料理

麻油與薑黃差異在後座力與持久力

薑黃是坦克吧XDD

麻油效果快,但是不持久,容易退熱
不會停留在體內很久

薑黃的藥性是可以靠累積劑量的
以上是自家人體實驗來的

阿公身體弱,連續吃薑黃製品一周,就爆發了
吃藥解燥也要吃一周左右,讓他慢慢代謝掉體內的積熱

薑黃是那種,慢慢累積,一次大力碾壓,傷痕持續很久很久的重砲型武器
填充能量時間久,後座力強大

麻油就即效型的,立刻開始喉嚨腫脹

因為它是液態,走組織吸收
可是因為快速遊走皮下組織,所以擴散速度也快,一天半到三天就能藉著大量喝水全部代謝乾淨

麻油即使不直接下肚,含在嘴裡都能被黏膜吸收

薑黃一定要靠油,通過胃,到達小腸吸收
所以發作期很長

也因為麻油擴散速度快,因此能擦在皮膚上進行排毒作用

薑黃是植物磨成粉服用


臉書原文出處在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